訪家居寧養護理主任黎秀蟾
劉玉華
原載於第22期《普明雙月刊》
1992年2月

終服務會是一個非牟利團體,成員 包括醫生、護士、社工、牧靈工作 者等。他們大部分均直接參與照顧末期 癌病患者的工作,故能深切體會病人及 家屬的痛苦、恐懼和哀傷。

據該會家居寧養理主任黎秀蟾透 露,該會未成立以前,聖母醫院是首間 在港為病人提供善終服務的醫院。及至 八六年七月,善終服務會正式成立,隨 即積極推廣此項服務,更通過各種傳播 媒介進行宣傳教育,讓更多人認識善終 服務的概念。時至今日,全港設有善終 服務的醫院計有:南朗醫院(四十張病 床)、律敦治醫院(六張病床)、聖母 醫院(六張病床)、聯合醫院(三張病 床)及靈實醫院(二十多張病床)。

此外,由該會籌劃開辦位於沙田的 首間獨立善終院舍 ─ 白普理寧養中心 亦將於九二年五月中開始運作。寧養中 心內設有廿六張病床,除為病人提供住 院照顧外,並同時替選擇留在家中休養 的病者提供家居寧養護理服務:又有二 十四小時的熱線話服務,專門解答家居 病人及其家屬的問題與疑難。

粗略估計,白普理寧養中心啟用後 將有約二十個護士、兩位醫生、三位行 政人員。屆時,部分病床將優先考慮撥 予棣屬家居寧養護理服務的病人,其餘 病人則由各間醫院轉介。對於居住在新 界或沙田區的病人來說,尤為方便其家 人前來探訪。

「寧養中心並不是個等死的地 方。」黎秀蟾強調說:「病人有全權選 擇在任何的一間醫院,或到我們的獨立 院舍,甚至留在家裹渡過他有限的生 命,最重要的是他在這個環境裹能住得 舒服,活得無痛楚。善終服務很著重痛 楚和病徵的處理,寧養中心啟用後不單 能提供住院服務,家居寧養護理服務, 也將成為善終服務會的教學院舍。我們 會進行更多有關如何止痛的研究,兼探 討如何滅低病人其他的病徵。」

談到善終服務會的哀傷輔導服務, 黎秀蟾謂:病人身故後,該會的工作人 員盡可能前赴出席其葬禮,給予家人支 持和鼓勵。稍後,更進行家訪,觀察家 庭各成員哀傷的程度是否正常,以判斷 其服務需要。一般情況下,家訪過後, 該會的工作人員會囑咐他們往後若仍感 到困惑疑慮,可隨時致電善終服務會。 但有些時候,家人因未能即時面對親人 病逝的事實,刻下並不流露悲痛之情, 繼而引致抑鬱。這類『遲來的哀傷』有 時便需要心理的治療,該會將視個別情 況代為轉介有關精神科療理。

黎秀蟾是天主教徒,她認為宗教信 仰對某些在瀕死階段的病人來說,有時 候確能幫助他們尋得靈性上的慰藉。然 而,她覺得不應將自己的宗教強加於病 人身上不向病人傳教乃該會職員的工作 守則。

「善終服務的原意就是讓病人帶領 你。身為工作人員,我會儘量細心聆聽 他們希望得到幫助的形式和種類。我們 相信人生在世每一天都能過得有意義和 保持一己的尊嚴,故此非常尊重個別病 人的信念與價值觀,他有絕對的宗教自 由。

當發覺病人需要尋求宗教信仰的開 脫,我們會替他們聯系適當的有關教派 人仕。對那些已信教的病人,我們會鼓 勵他們多唸經禱告,為別人祈福,這樣 他精神有寄託,便不會整天只記掛著一 己之將死。

我們尊重病人的意願,只要他感到 心安理得,即使其行為從客觀判斷純屬 浪費金錢,我們仍任讓他去做。譬如 說,好些老婆婆上香燒衣,我們是不會 阻止的,因她們藉此會感到平安。我自 己也曾替信佛的病人購買佛珠。

宗教若以宏觀的角度看,實不必親 限於某個教派。宗教信仰承諾的永生是 一種信念,但從過去接觸病人得到的經 驗告訴我,個人的良心是一個很好的審 判準則。一個人憑良心去處世待人,即 使他沒有宗教信仰,他已是朝著真理走 去。很多病人並沒有宗教的支持,他們 以為永生是很抽象的東西,但求問心無 愧,好好地活過此生巳感滿足,故他們 也都能無懼死亡,含笑而去。

反觀一些巳領教受洗的病人,平常 卻不大奉行教義,臨此絕境便很惶恐, 生怕不能附合所信宗教的要求,得不到 超生。當然,虔誠的教徒們則不會有上 述的擔憂。

任何人仕,如欲查詢本會各項服務 的詳情,歡迎致電七二五七五六三,七 二五七五七九,或親臨九龍深水址麗閣 村麗蘭樓三樓十七至十八號室,善終服 務會的職員均樂意解答你的疑慮,並協 助提供適當的服務。」


返回 普明佛學會 散文閣